李志良,研究员,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访问学者
李志良,研究员,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访问学者
1969—1974年高中毕业后在河北省丰宁县坝上插队,并任当时公社农业技术员,从事坝上农业技术普及推广工作。1974—1976年河北农业大学植保系读书。1978年—1981年考入山西农业大学研究生部主修植物病理,指导老师是山西省著名植物病理学家孙树权先生。1981年在河北承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后来参加并主持中国农科院品资所组织的“中国粟品种资源谷温病抗性鉴定”课题(承德片),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玉米丝黑穗病杀菌剂药剂筛选研究工作,获承德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984—1989年任承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主持玉米育种研究工作。
1988—1989年由中国农科院院士李竟雄、庄巧生二位先生推荐,国家教委出资,派遣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学习玉米群体改良及杂交玉米项目,指导老师是世界著名玉米育种家Dr. Vasal,并在著名的墨西哥Chapingo(查平戈农业大学)的Montacello研究生院主修了玉米数量遗传学及抗旱育种技术。
1989年回国后立即开展了玉米杂交种的选育工作,取得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①和玉1号:冀审玉2009015,该品种已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成果奖。津准引玉2011001,(辽)引玉【2017】第004号,蒙引玉2022447号。
②黄早4姊妹系黄85,代替黄早4已广泛应用在黄莫417及反交掖单2号上。用黄85组配的杂交种累计推广面积已超过1000万亩。
③抗病8112姊妹系802代替原高感大斑病的8112已投入制种使用。
④津唐一号:2012年天津市品审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津审玉米2012001号,(冀)引种【2018】第1号,(辽)引玉【2018】第002号,(晋)引种【2018】第4号,(吉)引种【2019】第1号,蒙引玉2019140号。
⑤勤吉53:2002年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200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审定通过;2004年内蒙古自治区正式认定通过。
⑥和玉2号:2013年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冀审玉2013018号,(津)引种【2017】第1号,(辽)引玉【2017】第005号,(晋)引种【2019】第1号,蒙引玉2019187号。
⑦华青28:2013年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冀审玉2013035号,(辽)引玉【2018】第003号,(晋)引种【2020】第1号,(津)引种【2022】第39号,蒙引玉2022444号。
⑧金科248:2015年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冀审玉2015015号,(辽)引玉【2017】第006号,(津)引种【2018】第2号,(晋)引种【2018】第1号,(吉)引种【2019】第1号,蒙引玉2019139号。
⑨金科K98:2017年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冀审玉20170096,(津)引种【2018】第1号,(辽)引玉【2018】第004号,(吉)引种【2019】第1号,(晋)引种【2020】第1号,蒙引玉2019186号。
⑩渤单142:2021年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冀审玉20219002,津引种(2022)第27号。
⑪渤单988:2021年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冀审玉20219001,津引种(2022)第28号。
⑫华春588:2021年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冀审玉20219010,津引种(2022)第29号。
⑬秦玉388:2021年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冀审玉20219011,津引种(2022)第31号。
⑭秦良666:2021年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冀审玉20219004,津引种(2022)第30号。
甘肃种子生产基地
李志良经理与老师杂交玉米项目负责人Vasal博士在一起
李志良经理与诺贝尔奖获得者绿色革命之父勃劳格在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
李志良经理与辽宁省著名玉米育种家吴继昌先生在承德留念
秦皇岛市渤海湾玉米研究所